观山湖区助力息烽县扶贫 共谱乡村振兴协奏曲

发布时间:2018-05-07 11:56:23   来源:贵阳网-贵阳日报  

  又是一年春耕季。在息烽县九庄镇三合村,刚种下的吊瓜吐露出翠绿的嫩芽,满山的脆红李树抽出了新的枝条,田间地头郁郁葱葱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。一年来,作为三合村扶贫解困指挥部成员单位之一的观山湖区,依托农村“三变”改革、教育扶持、社会帮扶等措施,给这个山旮旯里的村落带来了看得见、摸得着的可喜变化。

  三合村有321户969人,其中建档立卡低收入困难户85户231人,属于贵阳市20个特别困难村之一。

  “人畜饮水是困扰我们村发展的大难题,老百姓盼这个水盼了好多年咯。”随着水龙头一道打开的是离任村干部彭玉坤的话匣子。据他介绍,三合村最高海拔1169米,最低处也有1020米,属于山地丘陵地形。因为地势较高,缺水期间,村里零星的几口水井也是时断时续,吃水用水都要看老天爷的“脸色”。2017年底,在观山湖区的协调下,三合村饮水巩固提升项目全面完工,共铺设自来水供水管网5000余米,直接通到每一户村民家中,让全村群众吃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,彻底告别了望天吃水的日子。

  比起吃上自来水,更让彭玉坤兴奋的是农村“三变”改革让他看到了乡村振兴的希望。得知农民可以用土地入股,依托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,采取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合作社 支部 农户”的模式发展吊瓜、脆红李等产业时,他毫不犹豫将自家的8.2亩土地全入了股。

  “我早就盼着这么干了。”作为一名老党员和老村干部,彭玉坤不但自己主动入股参与农村“三变”改革,还积极动员还在踟蹰徘徊的村民,帮他们算了一笔经济账。“我家8亩土地,一年也就收6000多斤包谷,能卖6000元钱。期间,要花2000元的肥料钱、农药钱,中途还要去除草、追肥。土地拿给公司以后,每亩每年有300元收入,去务工,一天还有80元钱,多划算啊。”在彭玉坤的劝说下,很多村民开始慢慢转变思想,参与到产业发展中去。

  同样将土地流转入股参与农村“三变”的汤明琴一家很快就尝到了甜头,10余亩土地的保底收益加上参与吊瓜种植管护的收入,当年就摘掉低收入家庭的帽子。

  “现在山坡上修起了公路,去哪里都方便得多。”走在观山湖区帮扶该村新修的5.5公里通组路上,汤明琴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。一年来,三合村扶贫解困指挥部各成员单位负责人深入三合村走访、调研、指导工作,与当地干群同心协力,按照“高一格脱贫、快一步致富”要求,以农村“三变”改革为抓手,深入推进产业、项目、教育、医疗、金融、社会六大帮扶工程,助力三合村低收入群众“改穷业”。截至目前,三合村脆红李种植面积已经扩大到2000余亩,吊瓜种植面积突破300亩。

  在这场真帮实干的帮扶中,三合村扶贫解困指挥部通过多渠道争取,2017年落实项目资金1376万元,通过“组组通”道路、人畜饮水工程、危房改造等项目建设,改善了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,夯实了当地产业发展基础,并落实资金1.1万元帮扶低收入户子女入学,组织开展专业技能培训70人次。同时,观山湖区依托资源优势,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帮扶,邀约非公企业启动“共建共享同心行”精准扶贫光彩行动,由企业捐资30万元用于三合村集体文化广场建设,捐资18万元用于5户贫困户危房改造;贵阳观山湖富民村镇银行有限公司提供1000万元额度的低息支农信贷资金支持该村产业发展。2017年底,三合村85户低收入户全部迈过了4800元脱困线。

  (通讯员 王顼)

责任编辑:汪东伟

延伸阅读
    网友评论(共0条评论,查看精彩评论,请点这里)
    用户名:     密码:    匿名发表